华北旧石器时代石镞的发现与研究综述
石镞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投射类复合武器的尖端.其类型与技术涉及原料采备模式、修理策略、文化适应性和人群交流与扩散等问题,在人类技术演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梳理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出土于15个遗址(地点)的143件石镞.这些石镞的原料以燧石居多,毛坯以石片为主,修理方式,制作技术为两面压剥与单向修理并存;石镞的使用者所处生态环境以稀树草原为主.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华北旧石器时代石镞的研究相对匮乏,仍停留在简单的类型学分类和定性研究上,对其具体功能的研究尚未深入展开.对比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作者认为,石镞的研究应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综合运用实验考古手段,完善判定标准.此外,从”技术”角度出发,以多元模式探讨石镞所隐含的文化属性及人群的适应模式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思路.
旧石器时代 石镞考古 定量分析 文化属性
徐哲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29-242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