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探析--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
近代公园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从传统园林向现代园林过渡的产物,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中外交流碰撞的印记.不同城市保留下来的近代公园经过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而积淀了丰富、独特的遗产属性,也面临着因当代使用需求变化而带来的改造压力.全面、准确、量化的遗产价值评估能大大提高近代历史公园保护更新策略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挖掘其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物质空间要素,通过对其现状的实地调研、信息辨析,提炼体现其遗产特性的基本价值构成因子.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等建立多指标综合体系,对其遗产价值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再结合公园的现状提出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结论和新使用功能的公园保护更新策略.
近代公园 更新设计 遗产价值 评估体系
李振燊 周向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474-480
2018-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