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古堰灌区乡土景观的现代化转译--以通济堰灌区为例
灌区是农耕时期的基本人居环境单元.本文试图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将古堰灌区理解为自然基底景观、水利系统景观、农业肌理以及聚落景观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复合系统.采用现场调研法、文献综合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图解分析法等分析总结丽水市古堰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适应自然环境、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的规律.最后以通济堰灌区为例,研究堰以及因堰而生的农业及聚落景观,试图解析古堰灌区乡土景观要素的构成模式和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其人工干预的方式,为丽水市内以及周边地区的景观本土化发展提供依据.从对象研究和规律总结的过程中,尝试对保护古堰灌区的乡土景观、历史风貌以及文化底蕴提出可以参考借鉴的意见.
乡土景观 空间格局 聚落形态 地域特征
李帅 韩冰 郭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584-589
2018-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