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工程坝址区岩体缓倾角结构面发育模式和成因
某水电工程构造背景复杂,岩体受多次构造运动,缓倾角结构面十分发育,对工程建筑物基础稳定、边坡稳定、地下洞室稳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研究其发育模式和成因类型,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通过分别研究单条和多条缓倾角结构面发育模式,在结合其遭受的构造运动,表生改造、岩性、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地质成因类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坝址区原生类型缓倾角结构面发育很少,主要为构造影响产生,其次为卸荷和风化等产生,其中深部岩体缓倾角结构面大量发育与构造有关,而次生改造使得坝址区表层缓倾角结构面发育增多.
岩石稳定性 缓倾角结构面 发育模式 成因机制
杨伟强 巨广宏 刘高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5;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高边坡与地质灾害研究治理分中心,西安710065 兰州大学,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497-502
201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