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的陶弘景
华阳隐居陶弘景,生于宋孝建三年(456),解驾于大同二年(536),驻世81年.根据相关资料,陶氏为帝尧陶唐之后,所以祖上籍冀州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高祖陶子青曾于汉时翟位为丞相,后汉末南渡始居丹阳(今安徽宣城).陶弘景年幼时随父亲游宦仕途,后来自己涉足官场,但多年来郁郁不得志.永明十年(492)陶弘景决意离开官场,前往茅山称”华阳隐居”以修道.梁武帝第六子萧纶(507-551)后来对陶弘景评价很高,说他:”含元精之和气,蓄凌飚之雅资,兼宣七善,总修九德,行仁蹈义,岳峙渊挺”.①”七善”内容,即太上所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谓”七善”.何谓”九德”?有数种解读,较为烦琐,最简洁的说法就是:”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②之九字真言,谓之”九德”.笔者通过对”华阳隐居”陶弘景研究认为:陶弘景确是道德高尚、学问高深,他不仅对道教修炼深入,而且研究科学,探讨文化,学养厚重,是今天道教界应该好好学习的榜样。
陶弘景 学术思想 道教文化
袁志鸿
北京市道教协会
国内会议
浙江温州
中文
41-54
2017-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