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古代辽宁”展出的几件辽代文物--对辽朝经略草原丝绸之路的几点认识

2017年9月22日,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经过四年半多的精心准备与策划,终于正式面向广大观众开放了.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三楼,分为五个展厅,展出从史前社会到明清历史文物2200多件(组),展览面积达6400多平方米.这些文物,有的是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文物,有的是策展人辗转省内各市地、从27家文博兄弟单位馆藏各时期文物当中精心挑选的文物,每一件都非常典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说明一定的问题,传达着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历史信息.在馆藏的输入器中,来自中亚、西亚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具有西域风格的器物,这是笔者现在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契丹族之所以能够打通一条今人所谓的“草原丝绸之路”,最初目的恐怕还是解决本族生存发展的问题,契丹位于东亚草原的最东段,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四时迁徙的生活习性获得丰美的草原资源,“对于从事游牧的辽朝统治民族契丹人来说,牧场显然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对契丹人的政治亦发挥着深层次的影响”。为了获得永久的天然牧场,代表契丹族利益的契丹统治者必须要有一番作为,即通过上述的战争、设防、政治外交等手段加以争取和维护既得利益。查阅相关史料,契丹与周边政权和国家的所谓贸易交往主要是朝贡、往来使者交换的方式,同时也有民间商贸往来,但史载不多。但不可否认,即使是少数的商贸往来,也客观上促进了辽朝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辽代文物 草原丝绸之路 经贸往来 文化交流

齐伟

辽宁省博物馆

国内会议

丝绸之路与新疆出土文献暨旅顺博物馆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

辽宁旅顺

中文

653-659

2017-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