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旅顺博物馆所藏吐火罗语残片的特色及语言文献学分析

旅顺博物馆收藏的新疆出土文献为数可观.1923年秋,俄国学者米洛诺夫(Nikolai D.Mironov)初步整理出其中婆罗谜文字残片内容,1961年正式出版于《西域文化研究》第四《中亚古代语文献》.嗣后蒋忠新、辛嶋静志、段晴等学者都有所研究.至于以吐火罗语(即龟兹语与焉耆语)书写的残片,法国东方学者列维(Sylvain Lévi),以及吐火罗语研究在德国的奠基者西格(Emil Sieg)、西格凌(Wilhelm Siegling),均曾在20世纪初期看过一些照片而有所释读.本文拟介绍最新比定出来的龟兹语-梵语双语残片,即馆藏编号LM-20-1550-1,并概述旅顺博物馆所藏吐火罗语残片的特色与价值所在。

博物馆 馆藏资源 新疆出土文献 吐火罗语残片 语言特色 文献学分析

荻原裕敏

日本京都大学白眉研究中心·文学研究科

国内会议

丝绸之路与新疆出土文献暨旅顺博物馆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

辽宁旅顺

中文

88-111

2017-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