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农田水利设施是整个水利工程体系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在防汛防旱、城乡供、排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近年来,江宁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毁的事件时有发生,部分设施面临着”有人用、无人管、无钱修”的尴尬境地.推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工作势在必行.江宁区为江苏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通过本次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带动农村水利全方位的管护机制落实,方案实施后,落实了管理主体,明确了管理责任,强化了工程管理,提高了工程经济寿命,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小型水利工程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农田水利设施 产权制度 管护机制
郑卫东 林洁 章二子
南京市江宁区水务局 江苏南京 211112
国内会议
安徽蚌埠
中文
369-372
2017-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