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锦州南油田四类进潜山模型认识和实践

渤海湾盆地锦州南油田发育太古界潜山油藏,潜山顶部裂缝发育,准确高效的识别潜山界面是实现油藏开发目的、降低工程作业风险和成本的关键因素;常规潜山界面识别方法是根据工程参数异常变化进行地质循环,落实井底岩性,以确定是否进山;但是工程参数存在多解性,往往要多次循环才能准确识别潜山界面,导致作业周期长、风险大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锦州南油田太古界潜山整体研究分析,总结出了四类进潜山模型,并从构造、岩性、工程参数、测井四个方面分析了其特征,先钻前分析作业井位的构造特征,初步判断进山模型类型,再根据该迸山模型下的工程参数特征进行地质循环,最终以典型岩性确定是否进山;基于四类进山模型识别潜山界面的思路在锦州南区块得到成功应用,卡山成功率达100%,循环次数由平均5次降低到2次,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油田勘探 潜山界面 录井技术 储层识别

王建立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石油工业录井技术交流会

湖北荆州

中文

579-585

201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