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府区块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定量评价研究
利用低温液氮吸附、X-CT扫描和低场核磁共振方法,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精细描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段神府区块煤储层孔隙系统的发育特征,应用AHP模型实现了煤储层孔隙系统的定量评价.研究表明:①神府区块山西组3#煤层、太原组4+5#煤层和本溪组8+9#煤层吸附曲线均为Ⅱ类反S形吸附曲线,存在微弱的滞后环,总孔体积与比表面积、平均孔直径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平均孔直径增大,分形维数逐渐变小;储层发育相互平行的裂隙系统,但存在被矿物充填的现象;②核磁共振图谱主峰分布范围较广,反映储层孔隙系统复杂,储层可动流体孔隙度高于沁南地区,主要是煤阶较低、大中孔更发育的原因所致;③太原组4+5#煤层和本溪组8+9#煤层是本区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层,但也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煤储层 孔隙系统 发育特征 评价体系
朱学申 梁建设 柳迎红 王存武 吕玉民 郭广山 陈思路
中海油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8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80-87
2017-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