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低温环境下赤泥地聚合物抗硫酸盐侵蚀机理研究

通过将内掺不同质量分数硫酸镁和硫酸钠的赤泥地聚合物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试件在(5±1)℃的条件下长期浸泡,定期观测试件外观变化,并对长期浸泡后的试件取样进行XRD衍射和FT-IR光谱分析,研究了内掺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盐对赤泥地聚合物的侵蚀破坏过程与作用机理,并与同等条件下普通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及机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试件内掺硫酸镁和硫酸钠时,赤泥地聚合物发生了石膏型硫酸盐膨胀破坏,而普通硅酸盐水泥则分别发生了TSA型硫酸盐侵蚀破坏和石膏型硫酸盐膨胀破坏.赤泥地聚合物内部孔隙液pH值高,水化产物中C-S-H凝胶钙硅比低和水化生成的铝硅酸盐类物质化学性质稳定是其在长期低温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未发生TSA型硫酸盐侵蚀破坏的主要原因.

赤泥地聚合物 低温环境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耐久性

吴萌 姬永生 展光美 张领雷 胡亦杰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国内会议

2017亚洲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大会

北京

中文

318-324

201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