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新的铁循环作用模式及其应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土壤中铁(氧氢)氧化物矿物在厌氧条件下,游离态亚铁离子(Fe(Ⅱ)aq)可以与氧化铁中的结构态铁(Fe(Ⅲ)oxide)直接发生交换作用,形成”铁循环”.近年来随着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土壤有机污染物修复以及铁锰(氢)氧化物环境矿物学和纳米矿物材料的发展,通过铁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等先进手段,Latta D E和Liu Chengshuai等研究发现,在铁(氧氢)氧化物矿物界面,这种铁循环作用对铁锰氧化物矿物的结晶与相变、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与转化行为以及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有重要影响.本课题组研究改性蒙脱石基负载自组装FeOOH-TiO2纳米复合膜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采用菲啰嗪分子示踪、XPS技术分别检测溶液及固相表面Fe2+相对含量变化,对铁的动力学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在光催化过程中,固液界面上的Fe(II)含量呈现周期性振荡变化趋势。

土壤污染 铁循环作用 纳米复合膜 可见光催化降解

孙振亚 王徐越 刘叶红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3-4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