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铜砷铀云母与玫瑰色考克氏菌的界面作用过程
砷在控制环境中铀迁移方面可能发挥着积极作用,砷酸根可与铀酰离子形成铀云母类次生矿物M(UO2)2(AsO4)2·8-12H2O,其中M可为Cu、Ca、Ba、Fe2+、Mn2+、Mg等.准铜砷铀云母(Cu(UO2)2(AsO4)2·8H2O)是一种高度不溶于水的矿物,是控制铀和砷迁移的重要矿物相.作者从川西北某含铀-铜-砷多金属矿区发现该矿物,并通过原位傅里叶红外流动反应池(flow-cell ATR-FTI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准铜砷铀云母与土著耐辐射金属还原微生物玫瑰色考克氏菌的相互作用过程.准铜砷铀云母与玫瑰色考克氏菌作用24h后,As-O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别从3.1降至1.8和从5.0降至3.8,表明矿物中As(Ⅴ)被微生物转变为As(Ⅲ)的主要电子转移途径可能是微生物粘附在矿物表面通过As-O氧原子的直接电子传递。本文初步研究了一种天然铀酰砷酸盐矿物在还原微生物存在下的矿物稳定性和界面作用过程,以期有助于设计长期有效的铀一砷污染修复策略。
准铜砷铀云母 玫瑰色考克氏菌 界面作用 污染修复
周磊 董发勤 刘明学 边亮 聂小琴 杨刚 胡文远 何辉超 张伟 王萍萍 周琳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1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8-8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