鲕状赤铁矿硫化产物固化土壤铅离子
鲕状赤铁矿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铁矿,由于矿物结晶粒度太细,组成复杂,含磷,而且经常与其他脉石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难选难还原等原因,至今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目前探明鲕状赤铁矿总资源量约32.3亿吨,占全国的10%,广泛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中北部、广西北部、江西西部和贵州东部.近年优质铁矿逐渐消耗,而储量巨大的鲕状赤铁矿大多未被开发利用,因此研究采用硫化鲕状赤铁矿获取磁黄铁矿用于固化土壤中铅离子.鲕状赤铁矿采用管式炉加热的方式进行还原,以硫化氢气体为还原剂,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对其还原程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还原时间、不同还原温度产物对铅离子固化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等技术解析了锻烧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化学组成。通过批式实验重点对比分析了不同热工条件下产物固化铅离子的效果、线性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500℃、还原时间为50min时,赤铁矿基本还原成磁黄铁矿。还原产物对铅离子的吸附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此固化过程。通过土壤淋溶实验验证了施加硫化鲡状赤铁矿对铅离子具有较好的固化作用。综上,鲕状赤铁矿硫化制得磁黄铁矿具有纯化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拓展鲕状赤铁矿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鲕状赤铁矿 硫化改性 铅离子 固化作用
夏敏 刘海波 陈冬 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09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矿物与材料实验室,合肥23000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8-38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