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鲕状赤铁矿非均相Fenton法降解四环素
抗生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灭活或杀灭致病菌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畜牧业和农业等方面.随着全球抗生素的年产量和消费量迅速增长,大量抗生素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雨水淋滤或堆肥处理进入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影响.非均相芬顿因具有适应性广、pH值范围宽泛、不易产生铁泥、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处理抗生素类废水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鲕状赤铁矿是以纳米赤铁矿为主要矿物的纳米矿物资源(陈天虎等,2018),广泛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等地,已探明储量超过100亿吨.由于成因和沉积环境制约,鲕状赤铁矿矿石常与菱铁矿、针铁矿、鲕绿泥石、黏土矿物和含磷矿物共生,并相互胶结或相互包裹(韦乐,2010),普遍含磷高、铁品位低、颗粒细,导致选矿难度大、难利用.但鲕状赤铁矿作为纳米矿物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多孔、化学反应活性高以及其他纳米属性,制备成纳米矿物环保材料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将采自湖北恩施黑石板地区鲕状赤铁矿在硫化氢气氛下高温锻烧,研究其矿物相变过程以及硫化产物应用于水体中四环素的降解性能,为开发利用低品位、难利用矿产资源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新路径。
鲕状赤铁矿 硫化改性 四环素降解 非均相芬顿反应
王汉林 陈天虎 刘海波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高等学校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09 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矿物与材料实验室,合肥23000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9-69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