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黏土功能设计新型矿物材料的表界面微观机制
黏土矿物,作为一种廉价的基体材料,在催化、吸附和生物医学等很多领域具有潜在价值.对这类矿物进行功能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然而实现可控的微观结构的调整是这类研究的难点.如何有效地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进行黏土矿物表界面的功能设计,并阐释其中结构与性能变化机制,是矿物材料的一个研究重点.本研究以层状黏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与多种功能颗粒(Co3O4,MoS2)进行复合,探索了这些新型矿物材料复合体系中的界面结合机理。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表征,从原子尺度上首次阐明了黏土矿物特有的界面原子结构、电荷转移及氧化还原性能的变化机制。
复合体系 黏土矿物 功能颗粒 制备工艺 界面结合 电荷转移 氧化还原性能
傅梁杰 刘天宇 欧阳静 杨华明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无机材料系,长沙410083;中国建材行业黏土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矿物材料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湖南省矿物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81-81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