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蒙脱石向绿泥石转变的“绿泥石化”模拟研究

绿泥石分布很广,可产于各种地质环境,其形成与低温热液作用、浅成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有关.本实验以含铁量较低的蒙脱石(含铁量2.3%)和不同摩尔比的Fe2+、Mg2+、Al3+离子溶液分别为初始物质,在70~150℃不同温度及不同的pH、Eh条件下,探究蒙脱石的绿泥石化过程,并通过XRD、FTIR、SEM等检测反应产物.初步得到蒙脱石绿泥石化的实验条件,表明蒙脱石绿泥石化需要一个中性到碱性的pH条件,绿泥石化的温度在90-150℃的反应效果较好。同时绿泥石化对氧化还原条件比较苛刻,还原条件下绿泥石化比较显著;非还原条件下,有绿泥石/蒙脱石的间层矿物出现;部分还原条件、碱性的条件下也有间层矿物出现,但还原条件下,更偏向于形成铁蒙脱石。此外,蒙脱石八面体结构中的阳离子种类对绿泥石的种类有较大的影响。蒙脱石“绿泥石化”的过程中,反应体系的pH是降低的,从碱性变为酸性是一个释放H离子的过程。绿泥石化的反应机制初步认为以溶解重结晶为主,固态转化次之。

蒙脱石 绿泥石化 实验条件 重结晶溶解 固态转化

张晓科 蔡元峰 樊春晓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97-97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