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Fe-Ti氧化物出溶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纳米尺度研究

我国四川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赋存着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也保存着地壳岩浆房中岩浆演化的全部记录,是研究岩浆成岩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广泛分布着纳-微米Fe-Ti氧化物出溶结构.Fe-Ti氧化物包括钛磁铁矿、钛铁矿和尖晶石等,在层状侵入体漫长的冷却过程中都会经历亚固相再平衡过程.在该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出溶体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最终在微米至纳米尺度上形成丰富多样的出溶结构.研究表明,叠加成矿作用改造了出溶结构中先形成的矿物相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导致了V的局部富集。另外,一些较晚形成的钛铁矿会交代先形成的钛磁铁矿。在纳米尺度上深入开展矿物成因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叠加成矿作用对V再富集的影响,梳理出Fe-Ti氧化物中矿物相的出溶顺序,对于利用Fe-Ti氧化物的成分数据进行物理化学条件的计算和解译、反演岩浆演化过程也有一定的帮助。

钒钛磁铁矿 叠加成矿作用 攀枝花层状侵入体 铁-钛氧化物 出溶结构

高文元 黄菲 Cristiana L.Ciobanu Nigel J.Cook Ashley Slattery 宋丹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819;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A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819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Adelaide,5005,Australia Adelaide Microscopy,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Adelaide,5005,Australia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沈阳11081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181-181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