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体演化和矿化机制研究:以川西牦牛坪超大型稀土矿床为例
碳酸岩型稀土(REE)矿床是世界上REE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稀土矿床类型.与碳酸岩型REE矿床相关的成矿流体通常经历较复杂的多阶段演化,且常常伴随强烈的热液蚀变和交代作用,如:美国芒廷帕斯和我国白云鄂博稀土矿等.因此,碳酸岩型REE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以及REE矿化机制一直备受争议,也是尚未完全解决的科学问题.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新生代冕宁-德昌成矿带中的牦牛坪超大型稀土矿床,拥有流体演化清晰完整、受后期蚀变和构造影响弱的特征,是研究碳酸岩型REE矿床成矿流体演化和矿化机制的理想对象。结合野外地质现象、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和流体中微量气体变化等,成矿流体自然降温,大气降水混合和流体pH升高导致的络合物沉淀被认为是成矿的主要机制。
碳酸岩型稀土矿床 成矿流体 演化规律 矿化机制
郑旭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4-194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