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火山岩:平板俯冲的后期效应
结合区域晚中生代火山岩的空间展布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兴安岭南段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加厚陆壳坍塌所引起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早白至世早期火山岩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的平板俯冲有关,是遭受俯冲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慢部分熔融的产物;早白至世晚期A型流纹岩形成于伸展环境,与古太平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坍塌后软流圈大规模上涌有关。
火山岩 岩石特征 平板俯冲 后期效应
张超 张渝金 权京玉 李伟 杨晓平 郭建刚 王青召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110034 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测试研究中心,沈阳110016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40-240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