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藏高原南部壳幔混合和地壳再造:来自中拉萨地体中新世高硅钾质岩的证据

选择青藏高原南部中拉萨地体孔隆乡地区的中新世高硅钾质火山岩岩(粗面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年代学、矿物学、全岩主微量元素、Sr-N 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锆石Hf-O同位素研究表明,孔隆乡粗面岩是由慢源超钾质岩浆和加厚古老下地壳起源的岩浆混合形成的。这表明中拉萨地体同样存在类似的岩浆底侵和壳慢混合作用。结合南拉萨地体最近识别的岩浆混合作用,这种壳慢相互作用是引起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地壳再造的非常普遍且重要的一个地质过程。这一过程受控于后碰撞阶段印度板块早期平板俯冲和随后的拆沉断离。结合喜马拉雅造山带后碰撞岩浆作用,提议除了俯冲大陆的部分熔融外,仰冲大陆之下的岩浆底侵和壳慢混合作用也是引起碰撞带地壳再造的重要方式。

壳幔混合 地壳再造 高硅钾质岩 地球化学

郝露露 王强 黄方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274-274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