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敦煌造山带中元古代(1.8~1.6Ga)伸展构造背景:来自A型花岗岩和镁铁质变质岩的证据

造山期后拆沉、垮塌阶段,地慢物质上涌导致上覆加厚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规模有限的高钾花岗岩,这种持续的地慢上涌导致岩石圈拉张、下地壳减薄,最终基性岩浆侵入地壳。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真正意义上的大陆裂解,没有裂谷和洋盆的形成。中元古代岩浆活动标志着敦煌古元古代开始的俯冲-造山作用的结束和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最终形成。敦煌地区1.8-1.7Ga发生的A型花岗岩岩浆活动与华北克拉通胶北、吕梁、篙山、灵宝等地区记录的1.80Ga的A型花岗岩岩浆作用过程和机制可对比,1.6Ga镁铁质岩浆活动与华北克拉通1.8-1.6Ga基性岩墙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可进行对比.

造山带 伸展构造 花岗岩 镁铁质变质岩 中元古代

赵燕 敖文昊 孙勇 翟明国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319-320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