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幔及D”层矿物含水性和含水量的地球化学理论模型的研究
地震学的研究表明在核幔边界(CMB)存在着一个被称为D”层的地震不连续区.D”层具有强烈的地震波各向异性、剪切波和体波速间的反相关性、地震波速的不连续、大范围低剪切波速区(LLSVPs) 以及0~300km 的剧烈横向厚度变化等特征(Cobden et al.,2015;Layand Garnero,2011).近年来,在D”层顶部温压条件下布里奇曼石和后钙钛矿间的相变被认为是造成D”层区域异常特征的主要原因.前人的研究表明,对于纯的MgSiO3 体系,布里奇曼石和后钙钛矿间的相变边界大约位于2740km 的深度.结果表明与不含水体系相比,当氢原子替换Mg空位或者Si空位,将会分别造成相变界面的降低或者升高。这很可能是D”层横向厚度剧烈变化的原因之一。
下地幔 D”层矿物 含水性 含水量 地球化学模型
蒋佳俊 张飞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37-438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