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和不同磁铁矿下干的多晶橄榄石电导率实验及地球物理意义
为解释野外大地电磁测深观测的电导率高导异常,前人通过实验室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很多不同成因的高导异常假说,诸如:名义无水矿物中的微量水(橄榄石、辉石、瓦兹利石、林伍德石等)、含水矿物的脱水或脱氢(蛇纹石、滑石、角闪石、绿帘石等)、部分熔融(硅酸盐熔融、碳酸盐熔融等)、颗粒边界的石墨层、相互连通的高导矿物相(磁铁矿、硫化亚铁等)、含盐(或含水) 流体、电子自旋态转变(下地幔、核幔边界的含铁硅酸盐矿物等)等.然而,关于高导性矿物相导致高导异常的实验研究相对比较匮乏.通常上地慢矿物岩石中磁铁矿含量不会高于1.5vo1.%,但地球内部其他圈层和区域的高导性矿物相存在的高导性矿物相,是否可以导致高导异常,仍需要更多的高压实验去证实。
多晶橄榄石矿物 磁铁矿 电导率 高温高压条件
代立东 胡海英 孙文清 李和平 刘长财 王梦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院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院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59-459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