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S-C1岩浆对斑岩铜矿成矿的约束:以加拿大Red Chris斑岩Cu-Au矿床为例
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氧逸度(ΔFMQ = 1~2)、富水(>4wt. %)、富硫(>1000×10-6)的岩浆对斑岩铜矿成矿十分关键,上述任一条件的缺失均可阻碍矿床的形成.此外,与长期演化(可达10Ma)的斑岩复式侵入体相比,Cu-Au 成矿时限相对短得多(数万年),且成矿往往与较晚阶段的斑岩体相关(Richards,2003).然而,目前其成因尚不明确.加拿大Red Chris 斑岩Cu-Au 矿床位于Stikinia 岛弧北部,为太平洋板块于晚三叠世东向俯冲的产物.P2岩体具有显著高的S-C1组成。结合P2岩体斜长石普遍具有An返环带,推测深部基性岩浆的注入可能是成矿期岩体S-C1含量升高的原因,同时该基性岩浆的注入可能触发了流体大规模出溶及随后的Cu-Au成矿。
斑岩铜矿 成矿机制 岩浆注入 P2岩体
朱经经 Jeremy Richards 胡瑞忠 毕献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Laurentian University,Sudbury,Canada P3E 2C6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83-483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