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性砂岩中变形带的微观特点及其对形变机制的表征
孔隙性砂岩中的变形带,是指发育于孔隙性岩石(孔隙度大于15 %)或未完全胶结的颗粒沉积物中,多表现为小型、断层状结构的局部应变薄层带,与一般的断裂相比,缺少独立、连续的滑脱面.变形带可以发育在挤压、拉张或剪切作用的多种构造背景中,根据其力学性质可分为膨胀带、剪切带和压缩带,以及混合变形带;根据其成岩阶段,在未固结—半固结、固结到超固结成岩阶段分别形成解聚带、碎裂变形带和压溶胶结的变形带;根据其泥质含量可分为碎裂带和层状硅酸盐变形带;地质上最常见的变形带一般是指由于碎屑颗粒旋转破碎形成的压剪性碎裂变形带.
孔隙性砂岩 变形带 微观特征 形变机制
渠芳 连承波 柴震翰 任冠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524-525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