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锑(金)矿床硫化物Nano-SIMS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是近些年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右江盆地低温热液矿集区以金、锑矿床密集产出为特征,被认为是研究低温成矿过程的理想场所.晴隆锑矿床是右江盆地低温成矿带内大型的锑矿床之一,相对于邻区的卡林型金矿床而言,晴隆锑矿床研究程度较低.近些年开展的”贵州省晴隆县晴隆锑矿接替资源勘查”(全国危机矿山找矿项目)和”贵州省晴隆锑矿整装勘查”项目找矿成果显示,在晴隆锑矿区及外围区域查明接替总锑金属资源量(333+334)约7万吨,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贵州省地矿局113 地质大队,2016);此外,在进行共伴生资源调查时,发现晴隆锑矿床的赋矿层——”大厂层”普遍存在Au 矿化显示(品位介于0.1~9.9g/t),晴隆锑矿床呈锑、金共生特征.初步推测这种富Au-As-Sb的含矿流体可能源于深部隐伏岩浆,流体温度和氧逸度的明显降低,引起大量的辉锑矿沉淀,形成了晴隆锑矿床。
晴隆锑金矿床 硫化物 硫同位素 深部隐伏岩浆
陈军 黄智龙 杨瑞东 杜丽娟 罗开 甘甜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531-532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