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海冷泉系统研究进展综述

国际上首次发现并确定冷泉30 多年来,在南海也陆续发现多个不同类型的冷泉系统.报告以实例研究的形式综述了南海冷泉系统研究进展,一方面聚焦南海冷泉区域特色,另一方面特别关注南海冷泉研究对国际上冷泉研究的指示意义以及对相关科学问题认知的提升,同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南海冷泉活动形成了麻坑和泥火山等独特的海底地貌,,尤其以发育巨型麻坑为其一大特色.虽然目前对巨型麻坑的成因机制还不清楚,但推测它的形成可能受流体成分组成、流体活动强度和底流等的综合控制.南海冷泉活动在近期总体不活跃,过去主要集中在低海平面或海平面下降时期,将来需要围绕多个水合物钻孔开展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同时需要纳入数值模拟方法,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下探究冷泉活动与水合物储库演化之间的关系。围绕F站位和海马冷泉开展的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需要开展两个活动冷泉及其与西太平洋等其它冷泉系统的对比研究,开展冷泉系统生物多样性、大型生物种群遗传连通性、物种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

南海冷泉系统 生物多样性 遗传连通性 物种起源

冯东 Jian-Wen Qiu 胡钰 J(o)rn Peckmann 管红香 佟宏鹏 Chong Chen 陈江欣 宫尚桂 李牛 陈多福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Department of Biolog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上海深渊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Institute for Geology,Center for Earth System Research and Sustainability,Universit(a)t Hamburg,201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 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 Technology(JAMSTEC),2-15 Natsushima-cho,Yokosuka,Kanagawa 23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569-569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