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地层单矿物晶体表面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对不同沉积环境的响应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大陆东部边缘海重要的沉积汇区,从晚新生代以来发育了数百米厚的松散陆源碎屑沉积物,建造了世界著名的大河三角洲体系.这套地层处于上新世向第四纪冰期过渡的时期,是海陆相互作用较强烈的时期,同时还是现代长江水系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蕴藏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对研究东亚区域构造-地貌变动、古气候以及河流水系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单矿物的晶体形态和元素特征并未由于粒度的不同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同种矿物的极细砂和粗粉砂粒级的矿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单矿物在不同风化环境下的物理化学特征,为探讨物源判别指标在强烈风化环境下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单矿物 晶体形态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长江三角洲 晚新生代地层

岳伟 张灵敏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徐州221116;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581-581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