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捕获剂对水钠锰矿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

生物圈中的水钠锰矿与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关,水钠锰矿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容易制备、光谱响应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水钠锰矿作为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达50~300m2/g,零点电荷低,PZC在1.5~2.5之间,阳离子交换能力强,高达63~240cmol/kg,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氧化能力(Hsu等,2011),此外,水钠锰矿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其1.5~2.5eV的禁带宽度使其可吸收波长达600nm的可见光(Pinaud等,2011),因此具备更强的可见光催化氧化还原能力(Ciardelli和Ranieri,2001),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光活性材料.本文通过电沉积法高效快速地制备了水钠锰矿薄膜电极,通过扫描电镜(SEM), 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DR UV-Vis)和拉曼光谱对合成的水钠锰矿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为典型废水模型,研究水钠锰矿薄膜电极在可见光下对M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水钠锰矿薄膜电极 制备工艺 亚甲基蓝废水 光催化降解 捕获剂

谢龙悦 郑志勤 刘明学 易发成 边亮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军民融合研究院,绵阳621010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753-753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