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喀斯特环境下根际重碳酸盐的多重生物学效应

全球喀斯特(岩溶)分布面积约2200万km2,占据陆地表面积的15%;中国喀斯特分布面积约有130多万km2,其中石漠化面积约占28.7%.喀斯特生境中的基岩多为碳酸盐岩类,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MgCO3等.由于长期强烈的岩溶作用,造成喀斯特地区水文地质结构为地表地下双重空间结构.该区地下河系很发育,地表发育有众多的溶洞、溶洼、溶沟、溶隙、漏斗和落水洞天窗等,再加上土层较薄,大部分岩石裸露,致使雨水很快渗漏到地下,成为深埋的地下水,形成水土分离格局,很薄的土壤覆盖层所形成的土壤水又迅速被蒸发掉,致使土壤干旱.最近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生理生化的测定,发现了喀斯特环境下根际重碳酸盐的新的生物学作用,揭示了喀斯特适生植物岩溶一光合耦合的新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喀斯特环境 根际重碳酸盐 多重生物学效应 地球化学特征

吴沿友 姚凯 饶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767-768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