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口颗粒态硅同位素组成及潜在示踪意义

河流输送是海洋中硅(Si)最重要的来源,全球河流每年输送溶解态硅(DSi)的通量达到7.3Tmol,受到生物利用和反风化作用的控制,20%~25%河流输送的硅被截留在河口地区(Treguer and de la Rocha,2013).近年来,河流沉积物中硅同位素分馏程度作为化学风化、气候变化及土壤年龄的潜在指标而特别受到关注(Cornelis et al.,2014;Opfergelt andDelmelle,2012;Ziegler et al.,2005a;Ziegler et al.,2005b).Opfergelt and Delmelle(2012)认为河流粉砂粒级的硅同位素组成能够直接和风化强度相关联,Bayon(2018)认为虽然河流沉积物中Si同位素的分布受到沉积旋回、构造环境和源岩的影响,但是河口区黏土粒级硅同位素的组成可以指示不同的流域的气候类型.

长江口沉积物 硅同位素 粉砂粒级 化学组成 风化强度

陈东钰 杨守业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8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819-819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