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藻类生理学特征分析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它们通过驱动水体的物质与能量循环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对于不同浮游植物生理学特征的探讨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脉冲幅度调制荧光法(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fluorometry,PAM)以及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在海洋学和湖沼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多数研究基于以上两种方法进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光合活性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如Goto等利用Phyto-PAM浮游植物荧光仪调查了日本琵琶湖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光合活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Zhou等利用CytoSense流式细胞仪对湖泊沉积物中微囊藻细胞和菌落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高频监测了底栖越冬生物和蓝细菌的种群动态. 本研究利用Phyto-PAM浮游植物荧光分析仪测定了23种纯藻的光合活性参数,包括浮游植物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最大光合效率)、有效光量子产量yield(实际光合作用效率)和快速光响应曲线(Rapid light curve ,RLC);同时,采用便携式流式细胞仪CytoSense对藻类细胞丰度与光脉冲形状进行了测量。

浮游植物 生理学特征 藻类细胞丰度 光脉冲形状

李婉珠 杨美玲 王宝利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7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835-835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