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食物链的偶数汞同位素异常
目前偶数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主要发现于大气样品中,其中Δ200Hg和Δ204Hg变化范围分别约为1‰和0.8‰,但是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Cai和Chen,2015;Chen等,2012;Sherman等,2012;Gartz等,2010;Demers等,2013,2015;Enrico等,2016).现有研究推测偶数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可能与对流层顶光参与下的Hg0氧化过程有关(Chen等,2012).近期的一项研究在Hg0+Cl·氧化反应中发现Hg0存在显著偏负的Δ200Hg(-0.17‰)(Sun等,2016),然而汞同位素全球模型表明这并不能解释大气样品中所观测到的较大的Δ200Hg值(Sun等,2019).尽管如此,Δ200Hg已经被广泛用作示踪大气来源的汞的有效指标(Lepak等,2015;Enrico等,2016;Obrist等,2016).
渤海生态系统 食物链 偶数汞同位素 非质量分馏
孟梅 孙若愚 刘洪伟 俞奔 阴永光 胡立刚 史建波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7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7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武汉430056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852-852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