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过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人类核活动如大气核试验,核事故,核燃料后处理厂等向环境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这些放射性物质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会和其稳定同位素一起参与环境过程,在环境中扩散,交换和循环.应用放射化学分离结合高灵敏度分析技术,如加速器质谱、等离子体质谱、放射性测量技术,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介质中各种不同来源和化学性质的放射性核素,获得其水平、分布和时间序列,就可以重建不同核活动的贡献和环境影响水平.利用其特征性来源和化学性质,可以示踪其共存的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传输过程、路径及其归宿,研究其环境地球化学过程.
环境过程 人工放射性核素 同位素示踪
侯小琳 周卫健 张路远 范煜坤 陈宁 王妍芸 赵雪 姜旭宏 张东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加速器质谱技术和应用重点实验室,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西安71006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861-861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