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酸模与珠芽蓼对铀矿修复区重金属的累积及化学形态特征

为了解蓼科植物对铀矿区铀及伴生金属的富集、耐受机制.本文选取若尔盖铀矿修复区自然生长的2种蓼科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尼泊尔酸模(Rumexnepalensis),研究它们对铀及伴生金属的累积特征及其在植物组织中的化学赋予形态.通过实地采样,分析珠芽蓼和尼泊尔酸模根际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化学试剂连续提取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修复区土壤受U、Cd、As、Zn、Cu这5种重金属污染,其中U、Zn、Cu污染严重,其含量分别比当地土壤背景值高7、8、3倍,植物体内的Zn、Cd、Cu、Pb含量都超过植物重金属含量正常范围.

铀矿修复区 蓼科植物 重金属 富集特征 化学形态

李若飞 董发勤 杨刚 张伟 刘明学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10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绵阳62101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924-924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