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煤矿酸性废水原位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五年运行效果监测研究

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是矿山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通常具有低pH、高铁、高硫的特征,腐蚀性强,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破坏严重.本文作者所在研究团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立足我国酸性矿山废水特征,研发了一套酸性矿山废水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在通过实验室验证后,于2013年底在贵州省某废弃煤矿区设计并建立酸性煤矿废水原位生态修复治理试验平台。近五年来,整个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对AM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明显改善出水水质,工程示范效果良好。本文简要梳理了近年来的监测数据,以期总结现有实践经验,优化系统参数,提升系统处理效果,为AMD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酸性矿山废水 生态修复 参数优化 出水水质

陈海燕 肖唐付 宁增平 刘意章 肖青相 蓝小龙 马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928-928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