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蜗牛壳体团簇同位素特征的新认识5
为了进一步明确蜗牛壳体团簇同位素特征,分析了分布于华南华中华北地带的陆生蜗牛壳体的团簇同位素组成,探讨了蜗牛壳体钙化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团簇同位素分馏原因,结合氧同位素温度计,分析了蜗牛体δ18O与雨水δ18O(以及相对湿度)的关系。在与前人研究的对比中,研究表明,蜗牛的生物习性(如对最适温度和湿度的趋向性)很可能影响到其壳体Δ47值对周围大尺度气温的指示。这意味着,在重建古气温时,蜗牛生长的“微环境”与大尺度环境条件的差异需要得到足够重视。
古气温学 蜗牛壳体 钙化机制 团簇同位素
郭炀锐 邓文峰 韦刚健 罗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40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932-932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