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造礁珊瑚碳、氧同位素和锶/钙比值重建南海北部近2000年来热带海洋气候变化记录

本研究利用造礁珊瑚的Sr/Ca和碳、氧同位素重建了我国南海北部近2000年以来重要特征气候时段的海表温度、海水氧同位素组成和珊瑚固碳的演变记录,这些特征气候时段包括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驱动的公元初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以及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现代暖期。结果表明公元初期和小冰期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海表温度和海水氧同位素的长期平均值接近,处于相对寒冷潮湿的气候状态,而中世纪暖期和现代暖期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海表温度和海水氧同位素的长期平均值接近,处于相对温暖干燥的气候状态。尽管如此,现代暖期的海表温度和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幅度和变化频率均比其他时期要高。这样的结果可能表明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热带海洋温度升高和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的绝对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人类活动导致了海表温度和海水氧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和变化频率的升高。对于珊瑚固碳而言,工业化革命以前珊瑚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太阳辐照量具有耦合的变化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受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光合作用的影响;但在工业化革命以来,珊瑚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太阳辐照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表现出和大气CO2的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耦合变化,表明珊瑚固碳过程中碳的来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人类排放CO2对表层海洋的碳循环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研究为更准确地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海洋气候 造礁珊瑚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锶钙比值

邓文峰 韦刚健 陈雪霏 肖杭芳 刘熙 赵建新 曾提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昆士兰大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澳大利亚布里斯班407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945-945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