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世湖相叠层石的构造-气候响应:来自矿物学与团簇同位素的新证据
本研究团队发现,准噶尔盆地南缘晚中新世湖相叠层石是已知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沉积时代最晚的叠层石堆叠建造,且同期发育于渐新世末北天山快速构造隆升发端阶段,成为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地区构造-环境演化研究不可多得的高分辨率地质记录材料.准南中新世湖相叠层石微观孔-缝系统观测结果表明,叠层石构造中原生与次生孔隙均发育,前者以生物成因(钻孔、潜穴、骨架支撑)孔隙和粒间孔隙为主,后者主要表现为粒内、晶内溶蚀孔隙与溶蚀微裂缝组合.基于超大面积AMICSCAN方法的补充成像反映准南中新世湖相叠层石不同生长阶段微观矿物组成分布的显著差异。在塔西河剖面中新世湖相叠层石沉积期湖体古温度变化示踪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δ13C, δ180O值变化与Clumped(团簇)碳-氧同位素古温计的综合比对分析。本研究在团簇同位素分析结果应用时重点强调古温度指标变化趋势而非绝对温度值的实际地质意义。
叠层石 矿物组成 团簇同位素 古温度指标
杨威 王旭 左如斯 宋岩 姜振学 罗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北京1022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088-1089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