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地球的“热管”构造
地球的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和其他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及其卫星上常见的停滞盖层构造(Stagnant lid tectonics)主导了现今类地行星主要构造模式.而在地球形成初期,内、外地质作用十分活跃,大碰撞、岩浆洋过程、核-幔分异和强烈的地幔对流等为地球各圈层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因早期地质记录保存极少,人们对占46亿年历史近1/2的地球早期阶段的演化知之甚少,尤其是当时的构造模式.目前,人们对这种以岩浆作用主导的“热管”构造模式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本研究结合木卫一太空观测资料(如红外成像)、实验手段提供的关键物性参数(如热导率等),开展地球动力学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工作,对“热管”构造的发生条件、方式,对壳-幔分异过程、内部结构形成的影响,以及转换为其他构造模式(如板块构造模式、停滞盖层模式)的时机等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热管构造 壳-幔分异 内部结构 地球动力学 数值模拟
章清文 刘耘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234-1235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