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新世青藏高原北部的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及其构造、气候意义:以柴达木的古风化剖面为例
风化作用是地表生系统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是陆表地貌演化的刻画者,作为陆-海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节拍器,在地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硅酸盐的化学风化作用,会造成大气CO2的净消耗,进而调节地质时间尺度的碳循环和全球气候,被认为是地球的”自动调温器”.大量的现代地球关键带观测和建模研究表明,地表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除了与其岩性(内因)密切相关之外,也受区域构造活动和气候条件(外因)的控制.本文以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钻井钻遇的古风化剖面(基岩为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上覆地层为始新世下干柴沟组)为研究对象,运用矿物学、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结合已发表的始新世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研究始新世时期青藏高原北部地表的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强度,并探讨区域构造活动和古气候对地表风化作用的影响。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区域构造活动 古气候
简星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1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255-1255
2019-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