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寒旱地区韧性城市空间管制模式初探--以西宁市多巴新城地区为例
高原寒旱地区自然生态积存薄弱,原有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与多种生态服务的相关性更强,现状生态基质是高原寒旱地区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多目标格局和动态过程是韧性理念的重要组成,能为韧性城市的空间决策提供补充.以西宁市多巴新城及周边地区为对象开展案例研究,首先基于现状地形、热量、地表覆盖、水分等异质性条件,通过CASA模型评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再结合其他相关变量评估现状生态基质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的服务能力指数;进而由面积比例划分当前的空间管制区,结合现状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变量指数的梯度有利关系划定潜在功能区.旨在基于高原寒旱地区的特殊性,在物质和政策上为韧性城市的空间管制提供技术支撑.
韧性城市 规划设计 空间管制 高原寒旱地区
杨天翔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2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