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规划技术方法探索--以淮安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
棚户区改造是现今中国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其规划设计方案需要在符合经济成本可控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公共利益,解决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基层公共服务缺口、活力品质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方案也应具有可操作性,在控规层面反馈用地的属性、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性指标,为城市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本文从综合效益和精细化管控两个角度出发,以淮安棚改为例,深入探讨了棚户区改造规划的设计流程,包括经济测算、用地评价、分类管控等方面.在此过程中,本文运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手段,解决经济参数、用地评价方法等技术难点,比选多个方案的优劣性,形成四类棚改地块的管控导向,为淮安老城区降低开发和人口强度,提升绿地广场、支路网密度、配套设施、公共空间提供了重要支撑.虽然该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社会参与、多部门联动等要素,但为探索棚户区改造规划体系提供了良好思路.
城市更新 棚户区改造 精细化管控 规划体系
孙经纬 程炜 梁印龙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