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哲学视域下的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思考

新型城镇化旨在通过生态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引导中国的城乡建设有序发展.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城镇化中前期的城镇,对处于城镇化后期的老工业城市研究较少.本文从哲学视角、根据量变质变理论,提出新型城镇化应包括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多个时期多个阶段的综合历程.根据老工业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等现状分析,判断老工业城市应处于工业文明城镇化阶段完成,向生态文明新一轮再城镇化阶段的过渡期.曾经以“业”为主、重视工业经济发展的城镇化模式,与当前生态文明指导、多元价值体系、多要素动力驱动的城镇化阶段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老工业基地功能衰退、城镇化乏力的根本原因.同时,结合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外类似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规划经验借鉴,认为老工业基地新阶段的城镇化重点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空间特色化以及社会要素的和谐与工业化水平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等.并据此提出六大新型城镇化措施:由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体系改变,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城市特色塑造,优化城区布局和形态、适应当前需要,激活“休眠”的土地、创新土地二次开发,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促进产业转型等建议.

老工业城市 规划设计 地域文化 生态环境

尚盼盼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杭州

中文

1-7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