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智慧新区的空间形态测度及规划策略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城市新区走向“智慧时代”,但目前对城市新区空间形态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和单指标测度,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方法,构建布局形态、结构形态、肌理形态三个维度的多指标体系,对智慧新区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测度及模式归类,以期对其进行趋势判研与规划引导.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首先,通过基础数据处理与智慧分类测度南沙新区的现状空间布局形态,将现状测度结果与智慧新区样本库进行对比.其次,基于对广州南沙各类规划的研究,将其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测度指标与现状测度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将现状空间形态与智慧新区数据库样本和规划的两个维度对比,针对现状的各类空间形态提出具体的空间规划策略,如下:(1)合理提高斑块度,提高基质度,创造基质连片型、环绕型相结合的基质形态(2)提高万顷沙-龙穴片区及东涌-黄冈片区的形态紧凑度与边界整合度,强化多中心均衡发展(3)结合智慧空间提升主次干路、支路网密度;采用方格网与环形放射路网相结合的弹性路网结构(4)提升东涌-黄阁片区和榄核-大岗片区的智慧服务和居住空间,提升南部海洋产业组团的智慧传播空间(5)结合智慧空间划分大尺度街区,提高街区扭动度.

城市新区 空间形态 分类测度 规划设计

李亚萌 车乐 罗胤权 姚圣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杭州

中文

1-14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