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居住区位对居民日常活动-出行行为决策的影响--以曲靖市为例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中国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影响着居民日常活动-出行行为.基于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利用曲靖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对比不同居住区位下居民活动安排和出行行为选择情况,分析居民活动-出行行为的时空间特征,继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剖析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和居民出行行为间的多层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居住区位的差异往往导致居民调整其活动计划和出行模式来满足生活需求;具体而言,居住在内城的居民活动强度大,活动链的时空复杂性和结构复杂性较高,而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活动类型相对单一,更多时耗花费在通勤活动模式上,方式选择上更多地依赖于小汽车出行.与此同时,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也会作用于个体出行行为选择上,并对出行行为有长期影响,拥有小汽车的家庭会促发居民参与活动,增加小汽车使用频率.研究结果将为居住空间的土地利用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城市交通 出行行为 时空特征 居住区位 土地利用

何彦 吴晓 盛禄

东南大学 马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国内会议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杭州

中文

1-8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