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地理背景下第三场所塑造策略--以福州某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第三场所始终是城市中最具综合价值的社交性公共场所.当代新城市地理理论影响下城市地理学的关注重点由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秩序理性向塑造城市空间活力与吸引力扩展.第三场所的空间特征塑造发生了导向性转变.本文总结新背景下的第三空间特征塑造导向已由支撑资本要素运行的效率导向转变为旨在创造吸引人的场所的体验导向.本文提出新背景下第三场所品质塑造的两大基本战略目标在于提高空间体验的功能性及独特性.空间体验的功能性保证了场所的基本空间体验,保障了最低限度的吸引力,具体包括功能适度混合和便捷的交通可达性.在此基础上空间体验的独特性决定了场所聚集人气水平的高度及时间长度.其主要包括空间竖向处理与地形结合、山水景观格局延续再现以及文化活动空间营造几个方面.
城市空间规划 第三场所 地形结合 山水景观 文化活动
张哲 周珂慧 相秉军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分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8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