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视角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谱系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用政府主导下的“纯公共物品”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该模式出现诸多弊病.本文尝试借鉴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依据产权划分构建名城及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完全谱系,包括底线保护、公益“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文化产业植入、街区综合开发、资本注入更新、公共“俱乐部”与私有遗产积极利用等模式.最后,以保定为实证对象,基于已构建完全谱系,探索文物古迹、古城、市域整体空间三个维度的保护与利用导则,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点-面-市域空间”保护与利用体系.文物古迹维度,基于本体价值、利用现状、利用潜能评估,确定任一古迹保护与利用策略.古城维度,归纳总结出“涿州模式”、“定州模式”、“保定府城模式”三种保护与利用模式.市域空间维度,以“四纵三横”地理空间网格为基底,因地制宜确定保护与发展策略.
历史文化名城 遗产保护 资源利用 公共物品理论
孟祥懿 于涛方 吴唯佳 郑伊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3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