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走向区域的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空间框架初探

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重文物本体、城池街区保护,轻文化景观、区域整体保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完善以市域保护框架为代表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即是对名城保护框架的探索性论述,在研究既有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涵盖“虚实点、粗细线、广狭面”的全空间层次、全要素保护体系,完善“大历史观”、“大区域观”的规划统筹视野,形成具有名城特色、又有一定学理推广价值的操作流程.在学理研讨基础上,本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为案例,探讨京津冀协同、雄安新区设立的大背景下,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框架体系建构,深化保护体系的可实施性.

历史文化名城 区域文化遗产保护 规划设计 空间框架

郑伊辰 于涛方 吴唯佳 孟祥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国内会议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杭州

中文

1-14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